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

主页|机构设置|党建工作|规章制度|人才培养|教学运行|教学研究|课程思政|本科招生|质量年报|办事指南|下载专区|联系方式

  当前位置:文章正文  

关于成立教学单位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的通知
2022-01-07 15:47  

天津城建大学教务处文件

 

 

天城大教务20223


 

 

关于成立教学单位课程思政教学研究
分中心的通知

 

各教学单位:

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》(附件1)、教育部印发的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(教高〔20203号)(附件2)、天津市教育两委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推进全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举措》(津教党办〔202067号)(附件3)及天津市教委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》(津教高函〔202142号)(附件4)等文件精神,依据学校发布的《关于成立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通知》(天城大党〔2021129号)(附件5)、《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》(天城大教务〔202192号)(附件6)等文件要求,各教学单位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,具体内容如下:

一、组成成员要求

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主任由各教学单位党委书记与院长(主任)兼任,副主任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(副主任)(包括分管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副院长、副主任)与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兼任,成员为各教学单位聘请的3-5位课程思政专家。其中,成员名单由各教学单位拟定,建议聘请1-2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程教师作为组成成员(可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联系,建议名单与联系方式见附件7),鼓励吸纳具有课程思政教学经验的外单位专家作为组成成员。

组成成员名单拟定之后或者更新时,及时上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备案。

二、主要任务

(一)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。20226月底前,对标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(教高〔20203号)(附件2),对接课程思政建设目标,依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、一级学科、专业学位类别(领域)硕士学位基本要求,注重建设课程全覆盖的课程思政,抓严抓实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,严格执行课程内容准入制度、教材准入制度、课堂教学纪律制度。持续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设置、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,加强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、教学大纲修改、教材编审选用、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,贯穿于课堂授课、教学研讨、实验实训、学术研究、作业论文各环节。根据科学知识进步、学术观点更新、研究成果转化、生产经验积累等实际情况,及时更新课程内容,使新内容紧密贴合课程思政教学需要。

(二)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体推进课程思政。坚持在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实习实训、科研活动中贯彻课程思政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场所等思政资源,积极参与新时代·实践行活动、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大赛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等,深挖课程思政元素,开展项目化实践,力行基地化建设。坚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贯彻课程思政。积极参加各年度“互联网+”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教育部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各项活动。积极开展基于课程思政主题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项目,宣传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政榜样,讲好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政故事,引导支持师生围绕扶贫协作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等热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,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助力课程思政教育。

(三)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研究。2022年开始,运行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,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、各系、教研室、课程组、教学团队、学科组、课题组等基层组织的作用,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,并与思政课程教师充分开展“手拉手”“工作坊”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。支持教师个人积极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,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、难点、前瞻性问题的研究,2023年年底之前,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,并在新工科、新文科等改革与实践中,坚持深化专业改革与课程思政教改实践的结合。通过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等活动,推广课程思政创新典型教法,推动课程思政教研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。

(四)坚持建好用好课程思政优质资源。2023年年底之前,构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材。认真做好课程思政教材建设、使用和管理工作,并积极编写出版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的项目式、活页式、手册式教材。持续推动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,做到随出随用、应用尽用。积极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。推广使用获得国家级教材建设奖的教材和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。2023年年底之前,建设一批线上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类课程思政优秀课程,加强慕课、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。根据各教学单位教学特点,在公共基础课程、体美劳教育类课程、专业课程、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中全面体现课程思政特色。以举办研讨会、交流会、论坛、讲座等各种方式,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交流,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优质教学资源、典型经验做法校内校外间共建、共享、共用。

(五)建强课程思政师资力量。2022年开始,将课程思政工作作为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。注重对教学科研各环节的专业(学科)任课教师、教学辅助人员、教学科研管理人员、辅导员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,以专题讲座、交流研讨、现场观摩等方式,引导教职员工树立课程思政理念,增强育人意识,提升育人能力。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和梯队建设,坚持以老带新、互帮互学、互比互看,形成稳定的课程思政师资发展机制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造就理想信念坚定、业务精、能力强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。

(六)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控。充分发挥教学单位教学督导体系的作用,积极探索构建全方位、多维度、师生广泛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,助力教学过程决策、教学管理实施、教学质量保障。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,分析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状况,完善课程评价体系,随时分析学情状况,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。自2022年开始,全面评估本单位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,形成课程思政年度报告。

三、材料提交

(一)组成成员名单。2022311日之前,提交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组成名单。纸质版一式一份(首页空白处盖教学单位的章),报送至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(暂时送到现代教育中心714房间),电子版发送至jyk@tcu.edu.cn

(二)建设方案。针对上述主要任务内容,参照天津市教委的《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》(津教高函〔202142号)(附件4)、《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》(天城大教务〔202192号)(附件6),制定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“十四五”建设方案(含发展规划、行动计划或改革方案等内容),于2022311日之前,纸质版一式一份(首页空白处盖教学单位的章),报送至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(暂时送到现代教育中心714房间),电子版发送至jyk@tcu.edu.cn

 

附件:1.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

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

2.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

3.天津市教育两委关于全面推进全市高等学校课程

思政建设的若干举措

4.天津市教委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普通高等学

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

5.关于成立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

通知

6.天津城建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

7.各教学单位相对应的思政课程教师建议名单与联

系方式

 

 

 

202217       

 

   

 



呈送:校领导

天津城建大学教务处(招生办公室)          202217

 

附件【天城大教务〔2022〕3号 附件.rar已下载
关闭窗口

通知公告  

 


制作维护 天津城建大学教务处

地址:中国·天津·西青区·津静路26号 邮编:300384